一、拆遷辦規定先拆遷后補償,是違法拆遷嗎?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也就是說先補償后搬遷不是原則,而且法律規定。如果有地方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做出與之違背的條款都是無效的。也是不能夠施行的。
如果征收部門沒有書面規定先拆遷后補償,而且在實際操作中讓被拆遷人先搬遷后補償也是完全違背法定程序的,屬征收違法。征地公告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二、房屋拆遷程序包括哪些環節?
1、調查核實。拆遷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首先要到派出所、房管站抄錄征地范圍內的常住人口,以及全部房產情況,按表格逐一登記,并上門大量核實。
2、逐戶走訪。拆遷人應成立拆遷小組,對所有的被拆遷人逐戶走訪,全面進行宣傳接觸,了解被拆遷人的拆遷安置愿望。
3、編制拆遷計劃。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以及國家、地方有關拆遷的法律規定,及時編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確定拆遷時間、拆遷步驟和拆遷形式。
4、申請拆遷。拆遷人持有關的國家批文和拆遷方案,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申查批準并領到拆遷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拆遷。
5、發出拆遷公告。拆遷許可證一經批準發放,拆遷主管機關應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以公告或其他形式予以公布,同時應作好房屋拆遷的宣傳、解釋工作。
6、簽訂協議。在公告規定的時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按國家和本地區關于安置、補償的有關規定在自愿、有償的基礎上簽訂協議書。協議應明確補償辦法和數額、安置面積和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時限以及違約責任等。協議經雙方同意,可送拆遷主管機關備案和公證機關公證。
7、實施拆遷。被拆遷人搬遷后,拆遷人應及時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期限內實施拆遷。
綜上所述,拆遷辦是負責當地房屋拆遷安置工作的具體部門,發布拆遷公告后,雙方簽署補償協議,按照程序,應當是先補償,然后再拆遷。如果拆遷辦先拆遷,之后再談補償的,則是違法拆遷,這樣,業主有權投訴或者發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
征地拆遷流程是怎樣的
遭遇強制拆遷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