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名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嗎
擅自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因為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品牌相混淆,容易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品牌而購買,這樣不僅會給該知名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會給其帶來損失。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行為主體為經營者。經營者是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這里所說的經營者強調的是從事了經營活動的主體,而不論其是否有法定資格或能力。這里所說的主體包括一般主體和特殊主體,后者包括非法經營者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
二,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行為主體存在主觀過錯。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定義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舉不勝舉。所以,各個國家的競爭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定,然后再具體列舉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文加以禁止。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
中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列舉規定了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四種屬于限制競爭行為,另外七種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分別包括市場混淆、商業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商業毀謗。
因此,在宣傳活動中,借用他人的商標提升自己的美譽度,以及搭便車利用知名商標宣傳自己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如果您還有這方面的其他疑問,可以到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的房子有權擅自換鎖封房嗎
2020-12-16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