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勞動關系的定義概念
事實勞動關系包括以下幾個概念: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事實勞動關系條文規定
事實勞動關系是勞動爭議處理和工傷認定工作中經常被用到的概念,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條第一次在立法中使用了“事實勞動關系”這一概念,但《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把事實勞動關系推到了最前沿,使勞動保障部門無法也不容回避這一問題。《條例》第18條、第61條規定: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這進一步明確了事實勞動關系作為勞動關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視為雙方同意以原條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這表明對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繼續享有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并應履行原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其實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只是欠缺了有效的書面合同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目前,立法認定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但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享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一切權利,并應履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一切義務。從立法沿革來看,法律上賦予“事實勞動關系”合法地位,更多的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而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勞動保障權益受到用人單位侵害時,同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一樣,可以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勞動爭議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等途徑,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您若還有疑問,可以通過律霸網律師進行在線咨詢,歡迎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12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聯防隊員暴力拆遷還動手打人,暴力執法怎么處罰
2021-02-14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