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否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應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情形二、勞動者從事鐘點工或者其他固定簡單工作,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合同》
目前有些用人單位往往為了逃避繳納社保,支付經濟補償金、等我國勞動法律規定的強制義務,與勞動者簽訂勞務合同,那么如何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是否為勞動關系呢?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務合同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三項標準,那么雖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合同名為“勞務合同”,但是雙方實質的法律關系應當認定為勞動關系。
情形三、勞動者在未與原用人單位的前提下,到另一家用人單位打工
我國勞動法律禁止勞動者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在同一時間內,勞動者只能向一個用人單位主張我國勞動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果勞動者同時為其他用人單位從事一定的工作,只能認定為勞務關系,而不能向其主張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益。
勞動者如何證明與單位有勞動關系:
第一,入職時要求簽訂。
勞動合同是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權利義務關系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勞動合同的簽訂,可以在過程中有效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故而在入職時勞動者務必要求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在公司規章允許情況下,盡量保留能證明提供勞動的材料原件。
在用人單位否認勞動關系的情況下,類似加蓋公司公章的業務授權委托書、代簽的業務合同、申辦貸款、信用卡的工資證明、暫住證以及單位評定員工等級的證明等,都可能被作為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所以勞動者應盡量保存這些資料原件。
第三,申請法院向有關單位、部門調查取證。
為保護勞動者的訴訟權益,法律賦予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的權利。在目前情況下,有些社會單位是不接待公民個人調查取證的,比如各大商業銀行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等。如果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了社會保險費或者委托銀行向勞動者代發工資,那么勞動者可以申請法院向這些部門調取相關的文件。社會保險繳費證明以及代發工資協議都可以視為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有力證據。
在發生勞動糾紛的時候勞動者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