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指法定刑嗎
在司法實踐中累犯后罪應當以宣告刑為準,所以并不是法定刑,以累犯后罪以宣告刑為準,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
一、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
累犯從重處罰制度的設定,是為了嚴厲懲處少數受過刑罰處罰的犯罪分子,在刑法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的一定時間內再次實施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的量刑制度。累犯較之初犯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更大,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更嚴重。但是,犯罪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不應斷章取義地拋開其他情節,單獨衡量其犯罪行為本身,而是要結合各種量刑情節綜合考慮。再者,《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每一罪刑單位的法定刑均包含有期徒刑,如果將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理解為對其犯罪行為應當判處的法定刑,則勢必擴大累犯適用的范圍,顯然不符合我國設立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
二、符合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
1997年修訂的《刑法》廢止了類推原則,明確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即《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規定處罰;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刑法》第65條規定的“一般累犯”為:“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在此,《刑法》只規定了構成累犯的后罪,應是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卻沒有明確后罪是法定刑為徒刑以上,還是綜合各種量刑情節確定可能判處的宣告刑為有期徒刑以上適用累犯。
三、符合刑罰的特殊防御目的
我國刑罰的目的主要是預防。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剝奪、懲戒和教育改造,以限制或剝奪犯罪分子的再犯能力,使其認罪服法,悔過自新,重新做人,此為刑罰的特殊預防。可見,雖然刑罰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懲罰性,但其目的仍在于預防。累犯的再犯能力強于初犯,不從重處罰難以實現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但如果綜合各種量刑情節,單獨的刑罰就可以起到刑罰的預防功能,那么,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再適用累犯從重處罰,否則,過重的刑罰帶有的懲罰性質將掩沒刑罰的防御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累犯指法定刑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司法實踐中累犯后罪應當以宣告刑為準,所以并不是法定刑,以累犯后罪以宣告刑為準,符合累犯制度的立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