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認勞動關系時效
時效制度是指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員會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時效制度意在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及時行使權利的,將視為對自己權利的放棄。也就是說,只有權利人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情形,才適用時效制度。
而確認勞動關系,是確認職工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法律關系,是勞動仲裁委員會在職權范圍內,對雙方法律關系是否存在進行裁決,是對一種事實的確認,不涉及實體權利義務糾紛的處理,故申請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適用時效制度,申請人可以隨時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出確認事實勞動關系的仲裁申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根據這條規定可以得知,只有實體權利受到侵害而發生勞動爭議,申請人主張權利時,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而確認事實勞動關系,只是對一種事實或狀態的確認,不存在“權利被侵害”的情況,故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
以上只是律師在法理上的探討,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適用時效制度。在法律實踐中,勞動者往往是因為實體權益受到侵害,在用人單位否認與其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要求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比如說職工發生了工傷,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或者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資、休息休假等方面的糾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職工與用人單位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第一步就要確認事實勞動關系。按上面的理論來講確認事實勞動關系不受時效制度約束,當事人可以隨時提出申請,但確認事勞動關系之后的仲裁及訴訟請求將涉及權利義務關系,其請求存在都時效問題,故在實際判例中,有些法官或仲裁員會在確認勞動關系階段直接將請求駁回。
因此,為了維護勞動者自身合法權益,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時,一定不要超出仲裁時效,確認事實勞動關系請求雖在理論上不受仲裁時效限制,但最好也不要超過合理的時限,避免因時效問題承擔敗訴風險。
二.勞動關系概念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勞動關系法律特征
1、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三.勞動關系的認定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雖然法律中對確認勞動關系沒有法律進行明確規定,只規定了仲裁時效,仲裁時效一般是一年的時間,但是最好在確認勞動關系時不要超過一年的期限。其次,在進入企業工作時,盡可能的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避免日后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