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會有經濟補償金嗎
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如果解除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提出的,會有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的,用人單位不會支付經濟補償金。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經過平等協商,達成一致提前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其中第(二)種情況是“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第47條規定的補償標準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根據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354號文件《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依據《勞動法》第24條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此外,勞動部1994年發布的481號文件《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上限,最多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而新的《勞動合同法》對此已不再有12個月的上限要求。
二、經濟補償金按應發工資發嗎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是勞動者的基本工資、實發工資還是應發工資?
工資是一個總額的概念,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者的工資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實踐中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了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扣伙食費、房租費等,勞動者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僅僅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實發工資并不能真實體現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都可導致實發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的工資,顯然也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我國法律規定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的,應按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上面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否要給經濟補償金及經濟補償金按應發工資發的相關資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搜索引擎收費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