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電商平臺與人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通過電商平臺,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夠買到自己的心儀商品。但與此同時,也極易發生糾紛。就以在電商平臺買到假貨為例,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樣維權呢?
一、在電商平臺買到假貨如何維權?
從合同義務上看,如果電商網站銷售假貨,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貨的。對于是否可以獲得賠償,要看電商網站之前是否做出相關承諾。
目前消費者在維權中最關鍵的環節是:1、假貨的認定;2、是否能夠證明貨品購買的來源。有些消費者在購買商品之后,把發票等關鍵證據丟掉,維權就會有一定的問題。
在假貨的認定上,某些假貨,例如化妝品與真品之見的區別比較模糊,而且缺乏專業的鑒定機構,認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個問題上,不建議采用事后維權的方式來解決。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注意一些事前事項。
例如最好選擇電商網站的自營產品。目前有些電商平臺開放給第三方商家,在對商品的把關上,不如對自營產品那么嚴格。消費者也應當有一定的防范意識。
如果最終訴諸法律,雖然成本會比較高,但是從法律條文方面看,消費者有法可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明確的條文支持消費者的維權。
在退貨問題上,法律明確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
對于是否能夠獲得賠償,法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給予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雖然電商平臺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但是電商平臺也有其弊端,假貨頻頻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市場,然后被消費者購買,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買到假貨后應該通過以上維權方式積極為自己維權,切勿放縱這些違法行為。
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如何維權
網上購物如何維權
消費者維權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公司多久可以變更
2021-01-25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