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合同的糾紛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勞動爭議而起訴,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爭議內容涉及接受單位的,以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為共同被告。”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二十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執行。
勞動力派遣合同涉及兩個法律關系,即勞動力派遣合同關系與勞動合同關系。對內而言,派遣單位與勞動者(本單位職工)有勞動合同關系。對外而言,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有勞動力派遣合同關系。勞動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勞動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結合在一起。由于這兩種法律關系產生的糾紛性質不同,處理爭議的程序、適用的法律以及時效也各不相同。在審判實踐中應注意區分對待。勞動者依據勞動關系起訴派遣單位、接受單位的案件為勞動爭議案件,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依據勞動力派遣合同起訴的案件為普通民商案件。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和接受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應通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適用勞動法規定的60天仲裁時效,按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的程序處理。進入訴訟階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并且審查仲裁程序和實體處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決。
對于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因勞動力派遣合同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在實體上適用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依法做出裁決。
勞務派遣合同詳解
“勞動力派遣合同”是指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訂立的由一方提供勞務而由另一方支付勞務費的合同。
勞動力派遣具有以下特點:
1.勞動力的雇傭和使用分離。勞動者與接受單位不存在合同關系。雖然勞動力派遣合同內容涉及勞動者的權利義務,但勞動者不是勞動力派遣合同的主體;
2.勞動力派遣涉及派遣單位、接受單位和勞動者三方之間關系,不適用民商領域中的合同相對性原則;
3.勞動力派遣合同約定不明確或者違反法律規定,履行合同過程中有可能因接受單位的過錯使勞動者的利益受到損害,需要法律特別保護。
目前,我國勞動力派遣存在“逆向派遣”的情形。“逆向派遣”是一種形象說法,不是一個法律用語。它是指勞動者已經有了工作,用人單位卻偏偏不與他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找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力派遣合同,勞動者以派遣員工的名義從事勞動。在此情況下,實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通過簽訂勞動力派遣合同,將責任轉嫁給派遣單位,變成與勞動者沒有勞動關系的第三方。實際上,這是一種借用勞動力派遣名義、逃避法律責任的“逆向派遣”,或叫“反向勞務派遣”,其實就是假派遣。勞動者本來就是實際用人單位招聘的,本應依照我國勞動法的第十六條第二款關于“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規定,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結果卻人為地把勞動關系扭曲為勞動力派遣關系。“逆向派遣”往往導致派遣勞動者與接受單位職工相比同工不同酬,不能享受正常的福利待遇,無法繳納社會保險,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責任劃分不明確、不利于勞動者的保護等一系列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