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裁決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決定;
(2)已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3)申請執行的時間在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十日后且在自當事人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限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
二、行政裁決的特征
1、行政裁決的主體是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行政裁決是經法律授權的特定行政機關,而不是司法機關,但是并非任何一個行政機關都可以成為行政裁決的主體,只有那些對特定行政管理事項有管理職權的行政機關,經法律明確授權,才能對其管理職權有關的民事糾紛進行裁決,成為行政裁決的主體。如《商標法》、《專利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對侵權賠償爭議和權屬爭議作出規定,授權有關行政機關對這些爭議予以裁決。
2、行政裁決的民事糾紛與行政管理有關。當事人之間發生了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是行政裁決的前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擴大,行政機關獲得了對民事糾紛的裁決權。但行政機關參與民事糾紛的裁決并非涉及所有民事領域,只有在民事糾紛與行政管理密切相關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才對該民事糾紛進行裁決,以實現行政管理的目的。
3、行政裁決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爭議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后,可以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期限內向特定的行政機關申請裁決。沒有當事人的申請行為,行政機關不能自行啟動裁決程序。行政裁決具有準司法性。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行使裁決權的活動,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裁決時,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間裁決民事糾紛,有司法性質,同時又是以行政機關的身份裁決爭議,具有行政性質。因此,行政裁決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稱為準司法性。
4、行政裁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的授權針對特定的民事糾紛進行裁決,是對已經發生的民事糾紛依職權作出的法律結論。這種行政裁決具有具體行政行為的基本特征。行政相對人不服行政裁決而引起的糾紛屬于行政糾紛。對此,除屬于法定終局裁決的情形外,當事人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通常情況下行政單位對于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裁決絕對不可能不執行的,所以,不執行行政裁決的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行政相對人。當然行政決定或民事法院的判決也好,這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國家有關部門依法行使國家公權的,不執行就要被采取強制措施。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按國家標準怎樣賠償
2021-01-20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