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訴訟失效之后還可以起訴嗎?
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訴訟失效之后還可以起訴,行政不作為,可以向法院起訴,起訴的期限一般是兩個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四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二、超過行政訴訟時效怎么辦?
1、行政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
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行政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3、行政訴訟時效屆滿并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于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后自愿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于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行政不作為的案件也是有時效的規定的,不管是在政府機關還是在事業單位,崗位的調動都是比較頻繁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使得不能拿出確實的證明職員存在行政不作為的證據,故此若是想起訴他人確實存在不作為的情形,是必須要在時效內起訴的。
不作為犯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是什么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步驟都有哪些呢
2020-12-19長期公款私存違法嗎
2020-11-12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0-11-15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