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訴訟代理人和律師是兩個概念, 訴訟代理人和律師是存在一定區別的,先說訴訟代理人:按照要求訴訟代理人可以用當事人一方的名義實施訴訟,或接受別人訴訟;但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利必須在法律規定內,或者是當事人指定的權限內的。
具體來說,訴訟代理人還有法定代理人與委托代理人之分,按照規定,法定代理人指的是按法律規定享有并能夠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邀請并給予授權委托情況下發生的訴訟代理;法定代理人可以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委托訴訟代理人可以是當事人授權的律師,該律師即為委托訴訟代理人,所以說訴訟代理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律師。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或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以下為具體說明:
1、哪些人不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
按我國法律中的民事訴訟法實施意見規定,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被相關規定限制了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存在損害被代理人相關利益的可能性的人,當然還有被法院認定為不適合作為訴訟代理人的人,以上這些人都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舉例子來說,所說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未成年人,被限制行為能力人是指在一定情況下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一定意義上來說,訴訟代理人就是設法最大限度的保護當事人權益的人,哪些有潛在可能性會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人肯定也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還有就是被法院認為不適合作為訴訟代理人,這一條是沒有一個定性概念的,具體還得有司法部門在相關法律活動中視情況而定。
2、哪些人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
在相關法律中也有規定能夠作為委托訴訟代理人的說明,在我國能夠作為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主要人員有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社會團體或者是當事人單位推薦的人和經法院許可的人員;首先說律師,眾所周知,律師就是專門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專業執業人員,根據法律規定,律師必須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所以律師的法律知識、法律素養和訴訟經驗是相當豐富的,一定程度能夠最大化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數據顯示目前訴訟代理人的主力軍就是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這個概念很好理解,簡單地說就是指當事人的近親屬,這包括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等;有關社會團體或者是當事人單位推薦的這一類人主要是有我國現行的代理制度催生的,相關的社會團體能夠更好的反映團體的意愿,例如婦聯、工會等,婦聯就可以推薦其相關工作人員作為委托訴訟代理人;還有一類是經法院許可的人員,當事人可以委托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合法公民作為其訴訟代理人,只要經過法院的許可就可以,這類人是相關司法部門視情況而決定的,因此經法院許可的人員這個概念是個彈性規定。
成都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刑事訴訟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訴訟費與律師費的區別
交通事故訴訟是否一定要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界定
2020-12-07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