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出偽證是否構成犯罪
一方出偽證不一定構成犯罪需要根據行為人的情節輕重來進行決定。
做偽證的危害后果
偽證的危害后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妨害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影響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
在審判實踐中,一方當事人舉出偽證,對方當事人在質證過程中肯定會提出異議,有的會舉出相應的證據予以抗辯,有的針對對方的偽證申請延期舉證。法院為了查清事實,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般予以準許。有時也會依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職權進行相應的調查取證,再次開庭審理。有時對偽證認證不當,造成錯誤裁判。這樣,就會因偽證而人為地增加了訴訟成本,延長了審理期限,浪費了寶貴的訴訟資源,影響了辦案質量和效率。這在公正與效率成為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主題的今天,是不應該出現的。
(二)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名譽和身心健康
偽證由于與客觀事實不符,偽證的突然出現,一般出乎對方當事人的預料。對方當事人毫無心理準備,疲于對偽證進行抗辯,心理往往處于氣憤、受冤的狀態。而偽證一旦被法院采信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無疑就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如果偽證內容牽涉個人隱私,也必然會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名譽。
(三)損害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我們知道,司法行為是國家行為,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公正與否直接關系到法律的正義性和司法機關的權威性。司法公正體現在每一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審理結果之中。
(四)激化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助長了違法訴訟行為
民事訴訟的任務是確認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由于偽證被采信,導致了法院的錯誤裁判,使無辜者喪失了合法權益、承擔了不應有的義務。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會使矛盾激化、矛盾程度加深,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實際上在我國司法實踐當中,訴訟案件如果一方出偽證的情況往往并不會立刻就構成犯罪,?構成犯罪往往是出偽證的具體情節較為嚴重比如出偽證陷害對方當事人且成功的,?但是不管是否構成犯罪,相應的違法責任也一樣要進行承擔,?構成犯罪的可以咨詢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能否當然承繼股東地位
2021-02-08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年金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