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行政人員的工作是服務社會,為了更好地使這一類工作完成,行政法的約束與監督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人員雖然有著很多權力,但在因其社會身份,他們的行為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的相關規定。那么行政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關于行政法的目的
(一)研究行政法目的的必要性
行政法的目的是指行政法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或者說是行政法所確立的行政法律制度的整體所要實現的目標。研究行政法目的的必要性在于:第一,是行政法學研究的起點。行政法的目的與行政法的界定、行政法的本質、價值追求及行政法的功能等屬不同的概念范疇,但又相互聯系,在很大程度上,行政法的目的是界定其他概念的基礎。例如,完整的行政法概念至少應包含行政法的內容、形式及目的,行政法的目的不僅是行政法概念的內涵之一,而且行政法的目的決定了行政法的內容。由此可見,行政法的目的不明確,行政法的概念就會含糊不清,行政法的其他基本問題如行政法的本質、價值追求等也很難在理論上得到解決。第二,是確定行政法發展目標的需要。我國自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以來,行政法制建設取得了較大成果,并以1989年行政訴訟法的頒布為標志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共中央“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的提出,為行政法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但是,行政法的走向如何?行政法的發展目標是什么?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行政法目的的深層研究和把握。只有從理論的高度把握行政法的目的,才能確定行政法發展的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避免因盲目發展而導致的成本的提高和不必要的損耗。第三,是構筑行政法體系的依據。行政法體系是指具有各種不同功能的行政法律、法規組成的整體,反映了行政法的基本內容。行政法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行政法的基本內容,從而決定了行政法體系的構成。例如,將行政法的目的確定為控權,那么對行政權的控制可分解為對行政權的承擔者—行政主體的規制,對行政權的行使—行政行為的控制以及對行政權違法后果的補救三部分,相應地,行政法體系是以上三方面的行政法律、法規構成。第四,有利于行政法學體系的完善。行政法學體系常常是以行政法的目的為研究的起點,以行政法的內容為主線展開的,這都需要從理論上弄清行政法的目的。
(二)行政法的目的應當是保障公民的行政權益
行政法的目的何在?學者們雖然很少直接面對這一問題,但在不同觀點的表達中,字里行間都反映出對行政法目的的關注,有的文章外包裝是理論基礎或其他問題,實質上卻在探討行政法的目的。
平衡論認為行政法是保證行政權與公民權處于平衡狀態的平衡法和現行我國的憲政體制所決定,公民的權利是固有的,第一位的;行政機關的權力是派生的,第二位的。行政權力的大小是由人民來決定的,因此,兩者之間根本無平衡可言。第三,平衡是現代法律的普遍功能之一,并非為行政法所獨有,因此不宜將其確認為行政法的目的。
控權論認為,行政法就是對行政權力進行控制的法。行政法的目的在于通過控權,實現依法行政。控權論對行政法目的的認識有其合理的一面,易于操作,但有極強的消極色彩,對公民權益的保障是不全面的。行政法的目的既不是平衡,也不是控權,而是保權——保障公民的行政權益。行政權益是筆者引入的一個新概念,與民事權益、政治權利相對應,指公民在行政管理及其救濟過程中應享有的法定權利和法定外利益。公民的權利按其活動空間的不同可分為三部分,即政治權利、民事權利和行政權益。其中行政權益包含哪些內容,它的應然狀態如何,需要詳細分析。有學者按照我國的行政法律規范,將公民在行政法上的權益歸納為參加行政管理權;受益權;了解權;隱私保密權;合法、正當、平等保護的權利;協助行政權;建議、批評、控告、揭發權;復議、申請、訴訟和申訴權以及補償、賠償權等。從社會發展的趨勢及民主的要求來看,行政權益應當包含三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為行政實體權利,具體又包括:
1、人身權和財產權。這是公民最基本的兩項權利,不僅受民法的保護,行政法也要保護。在行政活動中,一方面,行政機關要依法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免遭其他民事主體及有關機關的侵害,還要積極為公民創造條件,提高公民的生命健康水平,并使其財產增值;另一方面,任何行政機關及行政人員都不得損害公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
2、發展權,包括受教育權、勞動權、休息權、擇業自由權等。公民的發展權是行政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公民個人的發展,為公民創造更多的機遇和發展條件是現代國家的主要任務之一。
3、行政參與權。包括對行政事務的了解權、公民直接作為公務員參加管理或以間接的方式參與管理的權利。行政參與權是民主政治的要求,是人民當家作主的表現。
4、社會保障權,包括隱私保密權、物質幫助權等。
5、平等權。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平等地受行政機關的保護,不受性別、民族、身份等因素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6、行政救濟權,指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行政侵害時,有權獲得補救,如撤銷違法決定,或造成損失的得到賠償。
第二部分為行政上的程序權利。具體分為:
1、行政過程中享有的程序權利,如知情權、為自己辯護的權利、對不利決定要求行政機關說明理由的權利以及聽證權等。這些權利既是實體權得以實現的保障,又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2、行政救濟中享有的程序權利,包括復議申請權、起訴權、請求救濟權以及在救濟程序中法定的各種程序權利。
第三部分為行政利益,也就是公民在行政中應得到的一些方便和好處。例如政府機構設置整齊、簡潔、行政效率高,則意味著公民以較小的負擔獲得較大的效益,這對公民來說,當然是一種利益。再如,修建高速公路、為適齡兒童提供方便的就學條件都是法定外利益。一方面,行政機關要為公民創造各種行政利益;另一方面,對公民某些既得的行政利益不能隨意取消。
行政法的目的應該是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其自身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是法律所規定的,它都能最大程度完成。行政權由于是行政人員的權力,其適用對象的某些自身權力也是受行政法約束的。
行政法全文中對行政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什么是行政法規?什么是行政規章?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孫連永律師,天津得依律師事務所律師,天津律師協會會員,曾擔任過大型央企建筑公司和全國TOP10上市房地產公司的法律顧問,對建設工程領域和房地產領域比較精通。孫連永律師還擔任工商局法律顧問,代理大量工商登記撤銷、工商處罰撤銷案件,對工商系統比較熟悉。孫連永律師擅長領域涉及: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繼承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勞動爭議糾紛、借款糾紛、承攬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等,辦理案件幾百起,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所承辦案件大都以勝訴或有利于當事人的方式結案。孫連永律師還擅長辦理:受賄罪、交通肇事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詐騙罪等刑事案件,辦案中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了解案情,為犯罪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法庭辯護,提供法律幫助等等,對刑事案件的整個辦案流程、程序非常了解,有著豐富的執業經驗。孫連永律師在工作中,一直以誠為本,立足于當事人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力爭讓每一個案件都做到案結事了,深受委托人的信任和好評。孫連永律師愿以豐富的法律知識和執業經驗,為您提供更專業、更周到、更高效的律師服務!
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怎樣賠償?
2020-12-14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