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在行政處罰中享有什么權利
1、陳述和申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2、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要求賠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4、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申請回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6、要求舉行聽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7、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8、申訴或者檢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二、行政處罰當事人不配合調查怎么辦
關于行政處罰當事人不筆錄的問題的解答為,如當事人沉默,記錄“當事人不說話”;通過其它證據材料能證明違法事實的,依法向其送達《違法行為通知書》,給他三日陳述、申辯或聽證權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中的要求,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而沒有告知,或沒有完全告知,或沒有告知當事人依法應享有的權利如回避權、聽證權、申請復議權等,這些行為中每一項都會導致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