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不給申報工傷認定如何辦?
發生工傷,用人單位應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未申請的,勞動者可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一年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
需提供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醫療診斷證明等材料。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單位不給工傷醫療費怎么辦
一、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要求支付。
國家制定《工傷保險條例》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健康,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工傷保險屬于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的強制險。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可見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醫療費是有法可依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有關工傷保險的違反行為,有權舉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調查,按照規定處理。”《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一條第七項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實施勞動監察。依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這個方法可以說是較簡潔的。
二、可以先申請法院發出支付令。
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醫療費達成協議后,用人單位又拒絕支付的,可依法要求法院發出支付令,這種方式也是比較快捷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如果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不支付,受傷職工申請法院發出支付令。就能大大的縮短爭議的時間盡快解決勞動者的醫療費問題,使受傷職工能盡快得到更好的治療。
三、要求勞動仲裁。
在這又存在兩種情況,(一)、如果爭議的表達金額不大,在仲裁時可以一裁終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四十七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書自做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可見如果受傷職工要求支付工傷醫療費,是可以一裁終局的,這樣使裁決能盡快生效,工傷醫療費能得到盡快的落實。(二)、如果爭議金額較大,不適宜一裁終局那么就要走一般的勞動仲裁程序,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要求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是在以上三種方式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不得已提起的程序。較費時間和精力。
四、對仲裁不服,提起訴訟。
這是勞動者的最終救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四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對本發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單位不給申報工傷認定如何辦?單位在不給員工進行工傷認定的時候,員工可以結合實際的情況去積極的維權,為自己爭取權益。關于單位不給申報工傷認定員工之后該怎么樣處理有疑慮,發生類似事情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先干活后簽合同違法嗎
2021-02-16有限合伙人如何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2020-11-2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