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與時效
(1)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的申請一般先由用人單位在職工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如果用人單位未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即勞動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前的工傷待遇的費用,應當由用人單位支付。
(2)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職工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一定要注意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期限的起始日是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超過此期限將喪失被認定為工傷的權利。這里要提醒工傷職工的是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發生工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工會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不以單位同意為必要條件。
對于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應當注意,在2004年1月1日前,《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時效辦法》對申請工傷認定沒有規定申請時效,如果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前申請工傷認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均應受理,不存在超過申請時效的問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對2004年1月1日以后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應區分不同情況對待:一是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以前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家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其申請時效應當自2004年1月1日起計算。二是工傷職工在2004年1月1日以后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其申請時效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計算。
實踐中,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為逃避勞動保障部門的處罰而與勞動者私了,按照相對較低的待遇支付給勞動者,當勞動者若干年后向勞動保障部門申報工傷時,勞動保障部門則以工傷認定超過申請時效為由,拒絕認定工傷,發生工傷的勞動者的權益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所以勞動者發生工傷后應當及時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及時維護自己的應得權益。若需要幫助,可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輸代理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2-12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