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民告官案越來越多,反映出老百姓不僅要求弄清法律是非,而且要求解決現實利益;不僅希望解決當前利益,而且希望解決長遠生計;不僅要求解決實體利益,而且要求參與解決過程。行政復議作為一種訴求渠道,必須取信于民。圍繞這一點,的修改,至少包括五大方面。擴大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目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還習慣大包大攬的情況下,一部分政府管理行為,是難以進入行政救濟渠道的,這也是廣大群眾信訪不信法的一個潛在制度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擴大行政救濟范圍,明確規定,只要公民、和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主體行使公權力的侵犯,無論作為還是不作為,無論是抽象行為還是具體行為,都應當納入行政救濟范圍。這意味著諸如村委會受行政機關委托實施的非自治性行為、學校行使公權力影響學生受教育權的行為、行政機關招錄公務員的行為等,都可以納入行政救濟范圍。行政訴訟一時做不到的話,行政復議領域可以率先實現。
其次,審理組織要改變,要按照保證行政復議權威性、專業性、公正性的要求,積極探索和完善行政復議審理機制,諸如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努力解決行政復議權和行政復議力量過于分散問題,逐步實現縣級以上政府只設立一個綜合性行政復議中心,統一審理下一級政府和本級政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作為被申請人的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機制是急待修改的第三方面,靈活多樣將是修改的目標。據透露,今后將通過設立行政復議委員會等方式,吸收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士和外部力量參與審理案件,提高社會公信力;區別行政爭議的繁簡程度,努力探索調查方式的多樣化,靈活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公開聽證等方式審理行政復議案件。第四個要修改的地方是,按照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和有效促進依法行政的要求,積極探索符合行政復議特點的結案方式,追求更有彈性更合理,進一步完善撤銷、變更、申請人主動撤回、被申請人自我糾錯、和解調解等結案方式。進一步完善行政復議制度、證據規則等制度,是要修改的第五方面。據悉,國務院法制辦將選擇適當時機與學會聯合舉辦行政復議論壇,重點圍繞行政復議制度體制機制創新等重大問題進行研討。同時,開展行政復議制度比較研究,認真總結和借鑒國外行政復議制度好的做法和經驗。在此基礎上,適時修改行政復議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企業改制法規有哪些
2021-03-04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1-20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