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通知書》遲到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具體說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逮捕通知書》遲到,給被逮捕者和其家屬造成了一定的傷害。被逮捕者家屬享有知情權,有權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準確了解親屬被羈押的地點以及被羈押的理由。一份《逮捕通知書》恰恰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份《逮捕通知書》,卻不明不白“旅行”了4個月的時間,給周*先精神上造成的傷害,難以用金錢彌補。既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明確規定:“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那么,有關部門沒能依法按時送達,由此產生的責任該如何認定,確實馬虎不得,更扯皮不得,需要給被逮捕者家屬一個正面的答復。
其二,影響了司法效率。將原本24小時內應該完成的工作,拖延了4個月,整整降低了120多倍,這樣的工作效率,是任何一個政府都不能容忍的,也無法被公眾所接受。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非小題大做,而是確保被逮捕者及其家屬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讓人遺憾的是,即便當周*先層層追問時,相關單位都自稱責任不在自己。
其三,妨礙了司法公正,直至損害了司法誠信。司法公正包括的范圍很廣,可以說,它是許多因素凝聚成的合力,當我們大談司法公正的時候,不能僅僅將目光盯在司法判決和執行等關鍵問題上,同樣不能忽視諸如司法效率這樣“微不足道”的細節問題。細節方面出現了漏洞,可能會讓好不容易完成的重要工作前功盡棄。倘若那樣,豈不可惜?不全面的“司法公正”,拷問的將是司法誠信的最終建立。
遲送一份《逮捕通知書》,其潛在的危害恐怕還遠不止這些。查找其中的疏忽所在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能夠給政法部門提個醒:千萬別小看了自己經手的那些瑣碎事情,它們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導火索,大意不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