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
在國外,提存機構的確定一般采取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法院在法定范圍內指定。如《日本民訴法》第513條第1款規定:“按照本編規定在使原告或被告提出擔保的義務以及準許提出擔保或提存的情況下,原告或被告可以向其普通裁判籍地的地方法院或執行法院提出擔保或提存”。據此,有權進行提存的機關是管轄法院。在我國臺灣地區,是由法院設立提存所辦理提存事務。我國《合同法》及其他立法對提存機構未作明確規定,只是我國司法部自行制定的《提存公證規則》規定公證處是提存公證的辦理機構。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是符合實踐需要的,有其合理性,但如能從立法的更高層次來加以規定,明確公證處為法定的提存機構,則更有利于提存公證的開展。
明確規定公證處為辦理提存公證的法定機構基于以下理由:(1)自1987年我國部分城市公證機構試行提存業務,并于1990年在全國范圍普遍開展此項業務以來,積累了很多的經驗。(2)實踐證明,公證機構開展提存公證,有利于及時調整債權債務關系,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減輕債務人的經濟負擔和經濟壓力,防止物品和資金長期呆滯或積壓,減少社會資產的損失,有利于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維護社會民事、經濟的正常流轉秩序。(3)提存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非訴訟工作,由公證機構辦理提存業務,與其職能相符合,也便于國家對非訴訟業務的統一管理。(4)國外立法例也不乏公證處為辦理提存公證機構的規定,如《意大利公證法》第62-A條規定:“除上面規定的登記簿外,公證處還應當建立一本提存登記簿,專門用來逐日登記在他面前達成的文書或司法機關決定而提存給他的錢款或物品價值。”《奧地利公證法》第1條規定:“公證人是由國家任命,具有依照本規定就法律上的意思表示法律行為及其產生的權利等事項制作、交付公證文書、保管當事人寄托的文書及接受向第三者交付或向業務所交納金錢和有價證券等職權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