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行賄罪能保釋嗎
涉嫌行賄罪,檢察院批捕后,只要符合條件,一樣可以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行賄罪認定
本條第2款是對以行賄論處的行為的規定
鑒于在經濟交往中,一些單位或個人不顧國家規定,采取對參與經濟活動的國家工作人員給予財物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這些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手段,為這些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大開方便之門,實行不公平的競爭,達到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這種行為同第1款規定的行為具有同樣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此,本條第2款規定: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即這種行為也構成行賄罪。
為了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本條第3款專門強調: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這就是說,如果同時具備被勒索給予財物和沒有得到不正當利益兩個條件,不能以行賄論處。如果行為人系由于被勒索而給予財物的,但是行為人謀取了不正當利益的,仍應以行賄論處。
因此,從本文的內容可以看出犯了行賄罪的人只要符合保釋的條件也是可以保釋出來的,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但是在我們的工作或者生活中行賄罪是常見的一種,但是也是一種法律犯罪,希望大家清楚。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公租房拆遷時,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1-03“住改非”房屋和一般的居住性房屋的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