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訴訟的期限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果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起訴期限的,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規定: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法定起訴期限的,亦適用前述規定。
《解釋》第4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院審理期限
《行政訴訟法》第57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行政訴訟法》第6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解釋》第81條對再審案件審限規定為: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審限為3個月,按第二審程序審理的,審限為2個月。
上訴、申訴期限
《行政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解釋》第73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賠償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在兩年內申請再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07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