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共利益;原告資格;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利益關系
所謂環境行政訴訟,是在繼承傳統行政訴訟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為了適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需要而發展了的一種訴訟形式,本質上,它是行政訴訟的一個分支。環境行政訴訟通常包括兩種:其一,行政相對人或利害關系人對負有環境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所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訴訟,這種訴訟與傳統的行政訴訟沒有本質的區別:其二,是指由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或不行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由侵害之虞時,公民、環保團體或特定的國家機關為維護環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即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隨著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不斷得到加強。這種訴訟方式“將要占據環境行政訴訟的主流”,也是環境行政訴訟的發展方向。
一、環境行政訴訟中的原告資格的內涵界定
在環境行政訴訟中,環境行政訴訟原告資格,是指某人在可訴的環境行政爭議中享有的將該爭議訴諸司法程序的足夠利益,其強調的是被訴的環境保護機關及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所做出的行政行為和當事人之間利害關系的尺度,從而使起訴人成為本案訴訟的正當原告。如果起訴人符合原告資格的各項要求,具有司法性爭端所影響的足夠利益,就可以認為起訴人在環境行政訴訟中享有法院應當給予保護的實實在在的利益。
上述定義要求起訴人要具有環境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則必須具備“足夠的利益”、行政行為與當事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環境行政訴訟原告資格有兩個構成要件:
第一,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權益分為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權益,在環境行政訴訟中,除了行政相對人的物質權益受到行政行為的侵害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權益遭到了破壞,包括美學上的權益,環境權益等等。權益還可以分為權利和利益兩個層面,權利層次比利益高,權利一般是法定的,而利益一般是法律沒有規定的事實性利益。在保護權益方面,各國普遍經歷了從個人權利到個人利益,再到公共利益的發展過程。這個發展過程是與西方憲政理論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不同息息相關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