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題」問題研討
「英文摘要」takenintoconsider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andthelogicdemandforitscoordinationwiththecivilaswellascriminalproceedings,theauthorofthispaperproposesageneralframeworkofadministrativeproceedingscoveringpreparationsbeforetrial,incourt,summaryprocedure;meditationandreconciliation.
「關鍵詞」審前準備程序/庭審程序/簡易程序/調解程序/和解程序
我國行政訴訟法已頒布13年了。這期間,我國的政治經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法制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1991年制定了新的民事訴訟法,于1996年修訂了刑事訴訟法,對我國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制度和程序進行了重大改革。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司法制度改革,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筆者認為,我國行政訴訟制度和程序亦應進行相應的改革,特別是針對行政訴訟法條文較少,程序簡單,甚至未予規定而直接參照民事訴訟程序的狀況,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行政訴訟程序。限于篇幅,筆者僅就建立行政訴訟的審前準備程序、庭審程序、簡易程序、調解程序與和解程序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建立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
所謂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后至開庭審理前,為保證開庭審理的順利進行,而依法進行的一個訴訟過程或訴訟階段。
建立行政訴訟審前準備程序,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保障訴訟公正。自行政訴訟建立以來,我國人民法院的審前準備活動和庭審活動均由同一法官進行。如果法官在庭前進行了調查取證工作,則很容易產生預斷,先入為主,并導致庭審走過場,從而影響訴訟公正。而如果庭前準備程
序(包括庭前調查取證)由非庭審法官進行,則可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進而保障訴訟公正。而且,在庭前準備階段,由當事人明確雙方爭點,收集和提供證據,并決定審理對象,而法官則處于中立地位,這也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有利于訴訟公正的實現。其次,可以提高訴訟效率。通過開庭審理前的準備,雙方當事人充分了解對方的訴訟主張,這樣將會使案件得到及時分流:對于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當事人可能選擇訴訟外的方法如和解等解決,從而節省法院和當事人開庭審理的耗費;對于需要開庭審理的案件,由于爭議的焦點明確,證據準備充分,且不能在庭審中提出新的證據,因此法庭審判能夠迅速、高效進行,從而也減少了法院和當事人的訴訟投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朋友高空拋物砸傷人怎么劃分責任
2020-12-28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