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證規則取得證據規則是人民法院、行政主體及其相對人和其它利害關系人收集、調取證據所應遵循的程序、方法和應滿足的條件。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中的取證缺乏明確一致的規定。本司法解釋基于司法權力的局限,也不可能對行政程序中調取證據行為作出設定,只能通過對舉證要求的規定,實現對取證行為的規范。事實上,本司法解釋第二部分“提供證據的要求”,就是對取證行為的要求。如果取證不符合要求,舉證當然就不可能符合要求。所以我將這一部分歸納為取證規則。主要有以下內容:(一)[取證時限規則]即取證時限上的要求。該規則涉及司法解釋中的兩個條款。即第3條:在訴訟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第60條1項: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之后自行收集的證據不能作為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因此,被告收集證據,一般應在做出行政行為之前的行政程序中進行。該規則不約束原告、第三人。(二)[證據形式要件規則]所有證據都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證據的形式要件是指證據在形式上所應滿足的條件。證據形式應該說是審查判斷證據可采信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證據材料能否作為被采用,除內容因素外,一定程行政訴訟證據規則解讀論文……
本站提供原創文章定制和論文發表服務。為保護作者權益,瀏覽全文請在首頁登錄
……行政訴訟證據規則解讀論文法律概念,有多種表述方式,其一般意義為:推定是一種法律規則,根據制定法或者判例,根據已知的事實可以認定推定事實存在,除非有相反的證據推翻這種推論。其中前一事實稱為基礎事實,后一事實稱為推定事實。需要注意的是,推定是一種證據規則,而非證據,分為事實推定和法律推定。法律推定指根據法律的規定,當某一事實條件存在時,必然推定另一事實的存在。如婚姻關系期間所生子女即是婚生子女的推定。事實推定是指法庭依據日常生活經驗法則就某一已知事實推論出未知事實的證明規則。如聾啞人聽不見聲音等。該規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條文:下列事實法庭可以直接認定:眾所周知的事實;自然規律及定理;按照法律規定推定的事實;已經依法證明的事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推定的事實。前款1、3、4、5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68條)原告確有證據證明被告持有的證據對原告有利,被告無正當事由拒不提供的,可以推定原告的主張成立(69條)。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7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