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由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執行,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但對于被判處死刑或者死刑緩期2年執行尚未減刑的罪犯,一律不準監外執行。如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上述情況,應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主管的司法機關審查批準。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應當計算在刑期以內。當監外執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滿)后,如果刑期未滿,仍應收監執行;如刑期屆滿,則應及時釋放。
監外執行到外地從縣城到市里工作,需要經過當地社區矯正部門審批。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實行社區矯正,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規定,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或變更所居住的市、縣(旗),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三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十四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征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后作出決定。
經批準變更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法律文書和矯正檔案移交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有關法律文書應當抄送現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收到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到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