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鑒定中如何鑒定“過失”
現行的有關醫療事故的專門法規,國務院于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其第二條對醫療事故作了定義:“批量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操作導致功能障礙的”。即:“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操作導致功能障礙的”后果與“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或“醫務人員診療過失”系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原因”。
我國學者多應用馬克思哲學的因果關系理論來分析原因與結果的關系,即所謂因果關系是那種內在的、客觀的、必然的聯系。所謂“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損害結果必須是由“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造成的。確定“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的因果關系,有兩點需要注意:
當引起結果發生的原因不止一個時,要區分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次要原因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只是一個次要因素,不起決定作用。
應區別原因與條件。原因是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因素,條件則不是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因素,而是使喚原因能夠存在的情況。條件只為結果的發生提供可能性,原因則為結果的發生提供現實性。
可見,只有那種“為結果提供現實性”而“必然引起結果發生的”“診療護理過失”,即成為“原因”或是“主要原因”的過失,才能成為“醫療事故構成要件”意義上的“過失”。因此,衛生部《關于<醫療事故處理辦法>若干問題的說明=明確指出:“病人死亡、殘疾或功能障礙與疾病本身的自然轉歸常有密切關聯。有時因疾病重篤、復雜或已處晚期,而責任者的過失行為只是處于非決定性的地位,甚至是處于偶合地位,這些都要作具體分析。”明乎此理,就不難理解,為何有的糾紛事件,即便最終通過尸檢、病理診斷等“客觀手段”證明了醫方在涉訟病員的診療護理工作過程中的確出現“過失”,也不被判定為“醫療事故”。至于醫療糾紛事件中出現的“誤診”、“誤治”、“漏診”、“漏治”,更是必須先判定其是否構成“過失”,然后再分配與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才能判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辯護詞
2021-01-26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