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爭議解決途徑有哪些
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途徑有以下幾條:
(一)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協商解決,并簽訂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協議書中的規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都有相關規定。一是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附具協議書。”此條規定是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法律依據。
這種解決方式的根本特點在于:當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和醫方不要任何組織或個人介入其糾紛,只通過雙方協商即可使糾紛得以化解。通過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在醫療事故糾紛中,只要醫患雙方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弄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既有利于雙方互相諒解,不傷感情,減少精神損耗,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行政處理和訴訟程序,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樣做,最終有利于醫療事糾紛的及時解決,有利于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當事人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自收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予以受理,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移交全醫學組織鑒定;對不符合條例規定的,不予受理。
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發生后,當事人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對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條件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受理;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此鑒定結論,既是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作出行政處理的依據,又是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的依據。衛生行政部門在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基礎上,通過說服雙方當事人,促進協議的達成,使醫療糾紛得以解決,這就具有行政調解的性質;同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如果雙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對處理決定不提出異議,不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復議申請,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個處理決定便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執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中的有關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三)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在處理醫療事故糾紛中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法制觀念的重視和提高,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醫療事故爭議解決途徑”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延期交付發包方如何索賠
2020-12-29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