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糾紛可以拘傳嗎
(一)民事案件中拘傳的條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這包含了三層意思:
(1)適用對象是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來說,離婚案件的當事人須出庭參加訴訟。
(2)己經兩次傳票傳喚。
(3)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二)刑事案件中適用拘傳的情形
(1)拘傳的對象是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于已經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直接進行訊問,不需要經過拘傳程序;
(2)拘傳的目的是強制就訊,而不是強制待偵、待訴、待審,因此拘傳沒有羈押的效力,在訊問后,應當將被拘傳人立即放回。
二、適用拘傳要注意的問題
(一)強化對被執行人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拘傳。在執行工作中,表面上無財產可執行的單位、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常以躲避執行人員作為逃債手段,其他人也借口不了解情況,不配合調查,致使法院無法執行。對此,拘傳無疑是很有效的強制手段,讓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親身感受法律的強制措施,并通過這一措施的多次適用,威懾其囂張氣焰,震懾其蔑視法律的心態,并通過降低其形象,使其無所遁其行,必將取得良好的執行效果。
(二)多用拘傳,慎用拘留。由于拘傳的效果要好于拘留,因此在執行中,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就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適用拘留。只有在反復適用拘傳失效后,才能適用拘留。
(三)充分發揮拘傳作用。拘傳時可以通知新聞媒體參加,將其藐視法庭、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行為予以曝光,增強拘傳的效果。在將被執行人拘傳到庭后,要讓其如實陳述其財產情況和履行能力、作出履行計劃,可以通過開庭,讓申請人對被執行人進行詢問,如果申請人能夠提供被執行人擁有財產的線索,可以讓被執行人質證,如果被執行人不予質證,或者其反駁不能成立,就可以根據證據規則認定被執行人有財產而不履行,從而依法追究被執行人的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經濟糾紛一般屬于民事案件范疇,如果要想適用拘傳,當事人就必須出現上文中所例舉的幾種情況,如果該經濟糾紛還牽扯到刑事問題,那么同時還要注意上述有關適用刑事拘傳的問題。當然,如果您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