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顯明股東和隱名股東區別是什么?
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
顯名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約定將隱名股東的出資以自己名義出資、登記的一方當事人。
對于法律實務中對于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認定的問題,認定隱名股東的股東身份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實際出資;二是不存在規避國家強制性法律規定的情形,如利用國家對某些特殊群體的優惠政策,規避法律對主體的限制等。
《公司法》第33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二、隱名股東的身份該怎么認定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在司法實踐中,對隱名股東的認定必須經過股東大會的研究通過后方可執行,由于隱名股東具有很大的自由性,且一般情況下需要樹相關事項負責,所以在對相關問題進行認定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
股東其實就是公司的出資人,是公司資本的來源,股東還分為顯名和隱名,對于隱名股東其實是沒有真實的身份權利的,不可以獲得公司的利潤分配,但是確實是實際出資的一方當事人,所以要理清楚。
隱名股東享有的實際權利是否有規定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