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股東能否是財務負責人
企業股東可以是財務負責人。《會計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從業資格作了明確規定:“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可見,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條件較一般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更加嚴格。這是由會計機構負責人的地位和職責所決定的。
二、財物負責人的職位職責是什么
1、貫徹黨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遵守《會計法》,熟悉和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財政政策和各項財務制度。具體領導本單位財務工作,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財務管理辦法。
2、按照《預算法》,認真編制并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和政府專項資金預算,及時檢查分析財務收支和預算執行情況,找出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3、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建立和健全經費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票據管理、資產管理等制度。對部門預算、重大開支和重要的經濟事項,要經單位領導集體討論決定,堅持民主理財和“一支筆”審批制度。
4、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根據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明確會計、出納分工,并做好內部和外部的協調工作。
5、規范各項會計基礎工作,及時審查本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定期組織會計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保證財會工作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
6、定期或不定期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對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內部機構和崗位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建議。
7、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8、時刻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做到遵記守法、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依法理財。
9、負責對會計及其他有關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組織和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政策執行水平和業務能力。
10、會計或出納調離本崗位時,應負責監交。
職位越高那么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只要自身滿足職位需求,不管在什么崗位上面都是可以再擔任另一職位的。要知道財務負責人其不僅僅需要對于公司的財務進行管理以及整理,還需要有專業的知識技巧,不能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擔任財務負責人。
股東死亡后,股東資格的繼承問題
股東抽逃出資的形式有哪些
公司法股東三個回避具體指的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裁決:房屋拆遷裁決步驟有哪些
2020-12-08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