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參與企業管理可以嗎?
一般是不可以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下稱《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二條規定,對于已經依法出資的當事人,可以確認其享有股權。隱名股東作為實際出資人,當然享有股權毋庸置疑,但其可否依據享有的股權行使包括股東知情權在內的股東權利,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
但對于股東權利之一的顯名權,《公司法解釋三》通過第二十三條及第二十四條第三款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依法履行出資義務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司主張顯名權。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隱名股東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不得行使顯名權。那么隱名股東為什么只能依據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而不能依據第二十三條規定行使顯名權,這里需要明確一個關鍵詞——“出資義務”。第二十二條規定確定的確認股權的標準是是否出資,而第二十三條規定確定的行使顯名權的標準是是否履行出資義務,顯然“出資”與“出資義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法律概念。出資是指股東將其所有的財產轉移所有權給公司,而出資義務是指股東依據出資協議、公司章程等相關文件所產生的約定義務及法定義務。隱名股東雖然因實際出資而享有股權,但其出資并非是履行出資義務,而是在履行其與名義股東簽訂的股權代持協議的義務,也即隱名股東雖然進行了“出資”卻沒有履行“出資義務”。所以隱名股東無法當然行使顯名權,只能在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情況下方能行使。
通過法律對于顯名權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在股權代持的情況下,享有股權并不能當然取得股東權利,兩者是可以相互獨立存在的。股權代持的本質就是股權與股東權利的分離,法律對于這種意思表示給予法律上的效力,這種分離就對股權代持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隱名股東顯然不能直接行使已經讓渡給名義股東的股東權利。名義股東不僅是因為登記在股東名冊上而依法享有股東權利,同時也因與其他股東共同簽訂出資協議、公司章程等文件而依據全體股東的合意享有股東權利。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來看,隱名股東想要從公司外部進入公司內部直接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應參照《公司法解釋三》關于顯名權的規定以及《公司法》第七十一條關于對外轉讓股權的規定,在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情況下方能行使。
綜合上面所說的,隱名的股東雖然是作為投資人,但自己沒有實際操作股權的權利,而且在公司也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也不能參與公司的任何決定,但隱名股東是可以委托他人來進行代持股份,委托他人來行使自己的權利,但兩者就需要協商好,盡可能的不要引起什么糾紛。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如何執行
2020-12-14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