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鹽田區律師 當涂縣律師 嘉善縣律師 鲅魚圈區律師 曲江區律師 南湖區律師 船山區律師
為了規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公司的股東會以隱名股東的身份來假借他人的名義來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中不出現該出資人。那么,法院如何認定有限公司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有限公司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協議效力的相關問題。
一、什么是股權?
股權是指,股東依據《公司法》規定享有的股東權利,包括:股份收益請求權、公司經營權、公司重大事項決定權,以及公司法、公司章程賦予的其他權利。分為: 法定權益與章程約定權益;或,財產收益權益與公司事務決定權益。是區分于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的獨立財產性權利。
二、什么是隱名股東享有的股權?
隱名股東享有的所謂“股權”依法不應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股權。法律意義上的股權具有公示化的特點,即公司股東花名冊記載或登記于工商 登記。公司作為市場經濟社會的主要參與者,是以企業法人的對立身份與其他主體進行市場活動。享有財產性獨立的公司法人,其股東依法無需對公司具有免于承擔 連帶責任的天然優勢,但公司股東對公司亦不可毫無節制的胡所欲為,亦需承擔相應的社會義務。公司股東的公示化便是其中之一。
但我國《公司法》并未對該義務予以明文規定,筆者認為,這是公司法的缺陷。有限公司兼具人合性與資合性。與有限公司發生市場關系的對方,除了考慮到有限公司的資合,更很可能考慮 到該公司的人合因素。若有限公司股東均不對外公示,勢必導致市場交易對方信息不對等,從而導致交易風險單方面提高。因此,有限公司股東必須公示。由此推 論,經公示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股東權益,才可稱“股權”。相反,隱名股東享有的“股權”不應是《公司法》里的股權。
三、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大部分人認為隱名股東享有的“股權”性質上是公司股權收益請求權。因隱名股東不被顯名化,故其無法也不可能享有顯名股東應享有的管理公司的權利、公司重大事項的決議權以及公 司法、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權益。因此,隱名股東享有的僅剩公司的分紅權,即公司股權收益請求權,而且該請求權行使對象只能是顯名股東,而不是公司。
在明確了上述概念后,關于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目前存在合同無效、效力待定、有效的三種意見。
1、合同無效的觀點。
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合同未經其他股東的同意,侵害了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違反了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該觀點咋一看,似乎很有依據,其實不然。
2、合同效力待定的觀點。
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股權轉讓合同在經其他股東同意前,效力處于待定狀態。該觀點的前提也是將隱名股東的股權看作是公司法 下股權。但該觀點較無效觀點更為科學的一點,在于其認為效力并非必然無效。而是,股權轉讓未必侵害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未必會行使優先購買權。 應給予合同一方履行合同的期間,若其他股東不行使優先購買權,則轉讓有效;若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則合同因無法履行而無效或應予解除。
3、合同有效。
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隱名股東的股權轉讓僅是發生在出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約定,并非侵害任何第三人的利益,也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是有效的。
只有顯名股東的股權轉讓才適用公司法的規定,而如上所言,隱名股東的股權非法律意義上的股權,自然股權轉讓合同也不應適用公司法規定了。 那適用什么法律?當然是《合同法》與《民法通則》了。因為,該“股權”性質為收益請求權,實質上屬于債權,適用債權的轉讓。因此,該“股權”轉讓自然是有 效的。
此外,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的關系屬于“信托”關系。但因我國信托立法尚處于初步狀態,雖然 《信托法》已出臺,而相關理論與配套法律并未跟上,將兩者關系貿然定為信托關系,不利于保護隱名股東的合法權益。因此,以普通債的關系更為符合實際。當然,信托實質上也是屬于債。
關于法院如何認定有限公司隱名股東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的問題,在當下的法律方面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以現在的法律來看,隱名股東的股權非法律意義上的股權,自然股權轉讓協議也不應適用公司法規定,該股權實質上屬于債權,其轉讓應該算是有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拆遷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產證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