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外執行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一、監外執行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265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監外執行注意事項
對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行為。
目前我國司法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只要不是太嚴重的犯罪行為,一般都能取得監外執行的資格。但監外執行絕不代表罪犯就此取得法律的諒解,更不表示犯罪行為可以被抹滅,這只是我國法律賦予特定罪犯的一種人道主義關懷。如果您還有相關問題希望了解,歡迎您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房屋拆遷補償不到位,該怎么辦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