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能適用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與取保候審基本相同,但它們都是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只能擇一使用,不能同時并用。適用于監視居住的人的情形有以下幾情形: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司法機關在法定期限屆滿尚不能辦結案件的。
5、公安機關申請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的。
6、持有效出入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責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二、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應當由辦案機關作出解除或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具體程序為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查,檢察長或公安局長決定后,通知辦案機關,并將解除決定書送達給嫌疑人。
三、監視居住后多少天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p>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責任機動車是否必須為被告
2020-12-13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盜用他人攝影照片屬于侵權嗎
2021-03-26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有意見咋辦
2020-11-12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