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被宣告破產的情形有哪些
企業被宣告破產的情形:
根據《破產法》的規定,法院必須進行破產宣告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1、企業有破產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企業沒有進行和解或重整,被人民法院直接宣告破產。
2、企業進行重整失敗。
二、破產后企業還有債權債務嗎
依據我國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法人企業申請破產后是會有債權和債務的,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對債權和債務進行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三十條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規定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應當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內送達債務人和管理人,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已知債權人,并予以公告。
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后,債務人稱為破產人,債務人財產稱為破產財產,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稱為破產債權。
三、破產宣告的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的裁定,自宣告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破產宣告的法律后果是:
1、債務人自破產宣告之日起停止生產經營活動。為債權人利益確有必要繼續生產經營的,須經人民法院許可。
2、破產企業從破產宣告之日起,即喪失對自己財產的管理權和處分權,其全部財產由清算組接管。債務人的銀行賬戶只能由清算組使用。
2、破產企業未履行的合同,由清算組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
4、破產企業的財產在其他民事訴訟程序中被查封、扣押、凍結的,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立即通知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人民法院予以解除,并向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辦理移交手續。
5、企業被宣告破產后,人民法院應當指定必要的留守人員。破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財會人員、財產保管人員必須留守。
6、破產企業在法院受理案件前6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內,所實施的某些法律行為無效,如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放棄自己的債權等行為,均屬無效的法律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現醫療事故怎么投訴
2021-02-07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