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調解一般多長時間(《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醫療糾紛的調解所需要的時間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這類事件的訴訟時效刑法規定的是一年,所以建議調節時間不要超過一年,否則可能會為了等待調解結果錯過了訴訟時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醫療事故糾紛適用這一時效期間,即醫療糾紛要求賠償的時效為一年。傷害明顯的,自受傷害之日起計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認之日起計算。
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人身受到傷害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訴訟時效起算的時間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起算標準為“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
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醫療糾紛的優缺點
我國衛生行政部門是政府的一級職能部門,其職責主要是貫徹實施政府的衛生方針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衛生行政部門參與處理解決醫療糾紛是由其職責所決定的,當醫療機構和患者單獨協商不能達成協議時,可以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協商解決。。
優點:通過衛生部門調解解決醫療糾紛的優點主要是:其一,快速方便。作為行業主管機關,衛生行政部門所具有的專業認知能力是其他糾紛解決機制所不具有的;其二,節約費用。衛生行政部門解決醫療糾紛是職權行為,費用較低甚至不產生費用;其三,效力較強。行政裁決一經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強制性。其四,對行政裁決的不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訴訟再次進行解決。
缺點: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醫療糾紛是以醫學會作出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為依據,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主要來自醫療機構,醫療事故鑒定因所謂醫醫相護“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導致患方對其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結論難免產生質疑,因為衛生主管部門與醫療機構的特殊關系,在處理該類糾紛中無論是機構或過程都難以使病人滿意。因此,衛生行政機關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提出的調解意見有時難以得到患方的信服,難以成功解決醫療糾紛。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目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的調解時間,但是如果調解時間過長,等結果出來了不滿意,想要訴訟又錯過了訴訟時效,就麻煩了。所以當事人應當掌握這個時間節點,如果遲遲無法達成調解一致,那么就應該考慮及時提起訴訟了。更多信息請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中傷殘鑒定與責任劃分有關系嗎
2021-01-15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