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亦不例外。由于各國社會政治情況和歷史傳統習慣的差異,在解決刑事管轄權范圍問題上所主張的原則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刑事管轄具有以下原則:
(一)屬地原則
屬地原則以地域為標準,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
(二)屬人原則
屬人原則以人的國籍為標準,凡是本國人犯罪,不論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三)保護原則
保護原則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準,凡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四)普遍原則
普遍原則以保護各國的共同利益為標準,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上述原則,都有其正確性,也有其局限性。屬地原則直接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但無法解決本國人或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侵害本國國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的刑事管轄問題。屬人原則,就對本國公民實行管轄而言無可非議,但根據這個原則,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內犯罪,不能適用本國刑法,顯然有悖于國家主權原則。保護原則,能夠有效的保護本國利益,但如果犯罪人是外國人,犯罪地又在國外,這就涉及本國與他國之間的主權交叉與刑法沖突問題,因此實行這個原則存在一定的限制。普遍原則的法律基礎不是本國刑法,而是國際公約、條約,涉及國際犯罪,諸如滅絕種族、劫持航空器、侵害外交人員等,其適用范圍本身就是狹窄的,只能是刑事管轄的補充原則。由此可見,上述原則不能只取其一,而排斥其他。盡管從歷史傳統上看,英美法系國家大多采取屬地原則,大陸法系國家大多采取屬人原則。但及至近代,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刑法,都是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其他原則。這就是說,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本國人或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也適用本國刑法。這種折衷型的刑事管轄體制,既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又有利于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比較符合各國的實際情況和利益,所以能為各國所接受。我國刑法關于空間效力的規定,采取的也是這種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其他原則的刑事管轄體制。
什么是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是在刑事訴訟中,當事人在司法機關違背管轄的規定,管轄了其無權管轄的案件或者認為其他司法機關更適合管轄的情況下,在法定期限內向有審查權的法院提出要求該司法機關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或更適合管轄的司法機關管轄的主張。我國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制度,但該項制度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一直沒有涉及。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以及香港、澳門地區等均在刑事訴訟法中對管轄權異議制度作了明確規定。我國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制度的缺位,導致訴訟實踐中產生了一些問題,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影響了刑事訴訟的公正、順利進行。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對上述國家和地區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制度進行分析、比較及合理的借鑒,結合我國刑事訴訟的實際情況,建立起我國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制度,保證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
如何解決管轄沖突
1、幾種非數罪案件管轄沖突的解決辦法。這又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想象競合犯與牽連犯罪案件的管轄權屬問題。案件應當由對重罪有管轄權的機關管轄,但法律有規定的除外。第二,吸收犯案件的管轄權屬問題。確定此類案件的管轄權,也是要根據相應案件的實體處理原則。在實體上,對吸收犯案件的處理實行重行為吸收輕行為、主行為吸收從行為的原則,僅僅以吸收行為來定罪處罰。在程序上,一般也應當“吸收行為管轄原則”。
2、公檢法三機關因案件定性的分歧而導致管轄沖突的解決辦法。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在立案之前,由于雙方對案件的定性存在重大分歧,也可能導致管轄不明甚至管轄沖突。此類情況,兩個機關首先應當協商解決。通過協商,仍然解決不了的,則應當由最先接到報案、舉報、控告、自首等立案材料的機關立案偵查。經過偵查,依據查明的事實、證據、刑法和的有關規定,正確認定案件性質和作出妥當的處理。
刑事移送管轄的條件
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發現本法院對該案無,依照法律規定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移送管轄就其實質而言,是對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對案件管轄權的移送。它是對管轄發生錯誤所采用的一種糾正措施。移送管轄通常發生在同級人民法院之間,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適用。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2、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3、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各國的管轄原則都是圍繞各國的經濟發展利益而設立的,所以我們在探討我們國家的法律發展原則的時候要考慮到我們國家利益問題,我們國家刑法的管轄原則分為四點。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計稅價格包括付給拆遷公司的管理費嗎
2020-11-15企業拆遷過程中,評估報告會直接影響補償數額嗎
2020-11-22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賠法
2021-03-19吉林市高速征地多少錢一平
2021-02-12搬遷補償款多久能拿到
2021-03-12政府非法征地證明書怎么寫
2020-11-15外嫁女拆遷有權利分得房屋補償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