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醫療費的賠償數額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受害人其出院時的費用結算單上,關于社會統籌部分的醫療費用,加害人應否承擔,因立法中缺乏明確的規定,實踐中比較混亂,亦成為訟爭的焦點。根據1998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作收入的2%。由此可見,受害人因傷住院后,社會保險機構為其支付的醫療費用,是在其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后才享有的權利。因此,社會醫療統籌機構支付的醫療費,實際上就是受害人自己的支出,換言之,對受害人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應當理解為其住院花費的全部醫療費用,包括自費部分和統籌醫療費用部分。所以,關于社會統籌部分的醫療費用,加害人應當承擔。
如何處理醫療差錯
根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行為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情形,而醫療差錯則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雖有診療護理過失,但尚未造成上述嚴重后果的情形。據此可以看出,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唯一區別在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即醫療差錯所造成的后果是一般性的,未達到病人死亡、殘廢或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
實踐中,醫療差錯又可分為嚴重醫療差錯和一般醫療差錯,前者指醫務人員的診療護理過失行為已給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延長了治療時間,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后者則指尚未對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無任何不良反應。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未對醫療差錯的處理做出任何具體規定,這是該法規的欠缺之處。但這并不意味著病人及其家屬喪失了要求醫院賠償經濟損失的權利。醫療差錯本身也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它侵害的是病人的身體健康權利。由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給病人造成了不應有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已構成民事侵權行為,因此醫療單位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具體到醫療差錯的處理,醫療單位應賠償因其工作人員的過失行為而使病人增加的醫療費、護工費等經濟損失。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曾專門發文指出,當事人要求醫療單位賠償經濟損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應按民事案件立案受理。
因為很多受害人不是醫學專業,所以在醫療差錯或者事故上的判斷不夠正確,也不夠客觀。導致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如果當事人對醫療有疑問,可以咨詢律師,雖然他們也不是醫學專業,但是能在維護權益問題上給出專業建議。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尋釁滋事怎么處理
2021-01-14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