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回復權的概念是什么?
原則上,遺失物的返還可能涉及行使以下四種不同的返還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遺失物回復請求權、占有物返還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本文依據請求權的基本理論,專門針對遺失物關系中各項返還請求權的產生基礎、性質、功能、主體構成及行使條件進行了全面剖析。重點分析了遺失物的所有人行使返還請求權可能遭遇的各種限制以及遺失物的占有人如何運用占有之訴和本權之訴尋求占有保護。
近現代民法理論根據所有人喪失對物占有時的主觀心理狀態,將由非所有人占有的物區分為占有委托物與占有脫離物。前者是指基于所有人的真實意思而通過合法法律關系移轉占有關系的物(例如,依保管、租賃合同關系交由承租人、保管人實際占有的物),而后者是指違背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的物,主要指盜竊物、遺失物、誤取物等。
法律區分占有脫離物與占有委托物的目的
旨在賦予各自不同的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占有委托物,一般無條件地發生善意取得,占有脫離物則依特別規定實施有限度的善意取得。換言之,法律對占有脫離物的善意取得常作出限制性規定。
此種限制具體表現為通過賦予盜竊物、遺失物的物主以回復請求權,使其能夠在自喪失占有時起的一定期間內回復其物,從而限制第三人對物的善意取得。對此,日本、瑞士及我國臺灣民法均有類似的立法例。
其中,日本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占有物為盜贓或遺失物時,受讓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起二年內,得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瑞士民法第九百三十四第則規定:因動產被盜竊、丟失或因其他違反本意而喪失占有的,得在喪失的5年期間內請求返還。
我國臺灣民法在參酌上述立法例的基礎上,于第九百四十八條和第九百四十九條規定:善意取得之動產如為盜贓或遺失物時,喪失動產之被害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2年內,得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上述立法有關盜贓、遺失物等占有脫離物的善意取得,系采“例外規定主義”,規定物主得在一定期間內回復基物,逾此期間,占有人(指善意第三人)即確定地取得其所有權。
這表明,此項回復請求權的價值功能主要在于同時兼顧對交易安全與財產所有人的維護。這與一般動產的善意取得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單純以犧牲原所有人的所有權為代價來維護財產交易安全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
至于本項回復請示權具有何種法律性質,理論上通說主張為一種形成權,其機能在于復活被盜或遺失前的法律關系,使第三人在具備善意取得要件的情形下,自受讓時起本已即時取得的盜贓、遺失物的所有權,因請求權的行使而歸于消滅,從而承擔返還其物的義務。
對于遺失物品,任何拾到人都必須歸還給權利人,無論拾到的時間是多久,如果拾到人擅自處理遺失物的話,權利人可以根據侵占罪將其告上法院,根據相關法律來進行判刑,所以在撿到物品之后一定要上交至派出所,不要引起誤會。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1-03-07拆遷房產證怎么辦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