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債權轉讓合法嗎?
合法的;
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或合同權利的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在全部讓與時,受讓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合同關系的新債權人,原債權人脫離合同關系;在部分讓與時,受讓人作為第三人將參加到原合同關系之中,與原債權人共同享有債權。此時,合同權利人一方已由一人變成數人,合同之債成為多數之債。債權轉讓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有效:
(一)、必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
(二)、債權的轉讓人與受讓人必須就債權讓與達成合意;
(三)、轉讓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讓與性;
(四)、必須有轉讓通知。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
債權轉讓的類型
根據轉讓理由的不同,可以將債權轉讓劃分為以下類型:
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與上一種類型不同的是,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并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進一步說,重組后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這樣轉讓的會計處理,可以比照《債務重組準則》進行處理。
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于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這些類型中,第一種類型在會計實務中由于對業務的不同理解和會計處理原則的選用不同,容易產生很多的誤解,下面就具體分析這一類型的會計處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債權是可以進行轉讓的,但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而且債權轉讓必須要三方簽訂協議寫,這樣債權的轉讓才是合法的,所以,一定要按照程序走,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和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損害。
債權轉讓的相關法律規定
簽訂債權轉讓協議有哪些注意事項?
債權轉讓和權利質押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官不能娶哪些人
2021-01-12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