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當中約定的保證期間,這是由各方自行約定的一個時間,比如債務人向債權人保證自己在多長的時間之內償還完全部的款數,并且在某種程度上約定保證期間其實也保障了保證人的一些權力,因為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沒有提出訴訟的話,等于保證人就可以免承擔法律責任的。可是這就導致很多人擔心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區別了。
一、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的區別是怎樣的?
1、規范的目的不同。
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民事權利的限制,督促權利人行使權利。保證期間的設定基于保證制度中平衡當事人利益的考慮,避免債權人因怠于行使權利而加大保證人的風險。
規范的性質不同雙方的區別在于,訴訟時效屬法定期間,保證期間屬約定期間。
2、起算點不同。
訴訟時效起算點為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時,而保證期間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時開始起算。
3、法律效力不同。
訴訟時效屬可變期間,可因一定的法定事由而發生中止、中斷或延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屆滿,消滅的僅是勝訴權或產生抗辯權,實體權并不因此而喪失。而保證期間在性質上屬于民法理論中的除斥期間,即權利人享有某種實體權利的存續期間。期間已過,該實體權利即告消滅,消滅的是實體上的權利。保證期間屆滿,債權人尚未主張權利的,則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喪失的是實體權利。傳統民法理論認為,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斷、中止或延長。
二、何為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它是權利人在實體權利受到損害時請求司法保護的期間,權利人所享有的權利為訴訟中的勝訴權,而非實體權利,消滅的是權利人的勝訴權,而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仍然存在。訴訟時效期間是法定的,不能由當事人約定。因而,訴訟時效與保證期間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
再者來說,保證期間的這個具體的時間可以有各方自己商量著決定,而法律上的訴訟時效這是統一規定的,不會因為任何人發生改變。還有就是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兩者所產生的具體的法律效率都有很大差別。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知識產權訴訟的取證范圍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