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與之相對應的是,人們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情況都需要由雙方簽訂合同,為了使合同當事人的權益得到保護,我國法律規定了抗辯權的行使,其中就包括了同時履行抗辯權,那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條件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條件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
同時履行抗辯權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二、 抗辯權具有如下特征:
(1)主要針對請求權;
(2)效力在于阻止請求權,從而可以拒絕履行義務;
(3)并非否定相對人的請求權,并非變更或者消滅相對人的權利(與形成權不同)。
它要求該合同為雙務合同,也就是說,雙方都負有債務,同時它還應建立在對方未履行債務的基本上,在這些條件下,當事人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否則的話,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有可能會被認定為是違約。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房屋拆遷中,營業房獲得全額補償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8新農村建設宅基地有補償嗎,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