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是沒有訴訟時效這種規定的,西方法治思想傳入后,我們才借鑒西方法律制定這種傳統習慣下不存在的規定。非法學專業出身的人往往不知道有這種規定,于是在法律訴訟中常常出現因為超過訴訟時效而敗訴的現象。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民法總則對訴訟時效有諸多條款,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債務相關的事情。
一、什么是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民法總則》關于訴訟時效的條款有12條,從188條到199條。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通》)規定了7個條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適用意見》)有13個條款。
二、民法總則訴訟時效與債務相關的條例有哪些?
(一)《時效規定》第一條僅規定了部分債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時效規定》第一條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2、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3、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二)2017年最新民法總則時效改為3年
民事訴訟時效由原來的2年,改為3年。特別是對于債權債務糾紛來說,是個利好的消息。讓更多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保護。
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第188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實務中,還要注意訴訟時效中止和中斷的情形!訴訟時效中止,中止,就是停止了繼續計算。訴訟進行期間,因為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暫時停止計算訴訟實效期間,等到中止的事由消除后,訴訟實效繼續計算。訴訟時效中斷,中斷,就是斷了重新計算。訴訟進行期間,因為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統統無效,等到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實效重新計算。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
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的問題
根據《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借據出具之日,只是對債權債務關系進行確認,而未約定義務的履行期限。《合同法》第206條規定,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因此債權人在未明確要求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義務前,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只有在該期限屆滿之日,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的,才構成債務人對債權人權利的侵犯。我國的《民法通則》及《合同法》都充分強調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原被告在債權債務關系形成時未約定還款期限,債權人可隨時主張權利,債務人可隨時履行義務,債權人選擇在幾年后才主張權利,并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也未超過最長訴訟時效20年的規定,因此直到債務人明確表示拒絕履行義務時,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是符合法律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立法精神。
在債權債務糾紛中,把握好訴訟時效對于維護債權人利益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當超過訴訟時效后,債權人再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就失去受到保護的權利。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債務相關的規定中對訴訟時效的計算都有比較詳盡的闡述,所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人償還債務千萬不要忘記訴訟時效這回事。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侮辱誹謗罪立案標準
2021-02-19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