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立案過程中要注意哪些
一、公安機關不立案怎么辦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決定立案,并且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同時人民檢察院也應當采取措施,依法對通知立案書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人民檢察院可以直接立案偵查。
二、立案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粗線條地收集材料和進行審查。在實踐操作中,由于對立案審查規定了具體期限,因此對一些復雜、牽涉面較廣的案件,特別是涉及行為地、人員分散、涉及面廣的案件,偵查人員便無暇深入、細致地調查、分析,作出的不予立案決定往往材料不到位。
2、在確認是否有犯罪事實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受“不破不立”思想的支配,在主觀上將立案標準與定罪量刑標準相混淆。
3、對立案調查程序認識有偏差。在調查核實中往往先入為主,僅是根據控告、舉報、報案等材料反映的內容進行調查,未對材料所涉及的其他可能構成犯罪的事實作調查,單方面的收集證明有犯罪事實或無犯罪事實的材料,將造成材料的偏向性,不能客觀、全面地作立案判斷。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不立案的情況下,我們如果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請行政復議。人民法院認為應該立案的,公安機關應該在收到要求立案的通知以后15日內立案。立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收集的材料應該有客觀性,不能有偏向性。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的,歡迎在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經營性商業用房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2-04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