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無因管理是指為了避免損失,而主動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對此,有人認為遺失物拾得就是無因管理的一種類型,對于這種觀點,其實是有失偏頗的。那么,拾得遺失物是否屬于無因管理?今天,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拾得遺失物
遺失物拾得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二、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三、拾得遺失物是否屬于無因管理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通過比較拾得遺失物和無因管理的關系,發現拾得遺失物并不全屬于無因管理,對遺失物實行自主占有是屬于非無因管理的情況。所以,律霸小編提醒大家,拾得遺失物時,要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拾得行為。
怎么判斷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補繳社保是否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
租房合同沒到期退房是否屬于違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涉外離婚時房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1-01-06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