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是我國刑法規定的另一種罪過形式。相對于犯罪故意,犯罪過失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與明知故犯得犯罪故意相比,犯罪過失這已主觀心理態度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實際認識與認識能力相分離,即行為人又能力、又條件認識到自己得行為在當時得條件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得結果,但行為人事實上沒有認識到,或者雖然認識到,錯誤地認為可以避免這種危害結果發生;二是主觀愿望與實際結果相分離,即行文人主觀上并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但由于其主觀錯誤認識而導致了偏離其主觀愿望的危害結果的發生。犯罪過失包括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是犯罪過失成立的前提,其內容是行為人在當時條件下具備發生危害結果的能力;但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在疏忽大意過失的情況下,由于行為人沒有預見,因而對危害結果的發生缺乏認識。而在過于自信過失的情況下,雖然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但其又進一步過高估計了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有利條件,實際上仍然是認為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不管是疏忽大意的過失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在實質上都是缺乏認識的。如果真正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是不會決意實施其行為的。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說,行為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意識。第二,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是行為人雖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但未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注意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不希望危害結果發生,這是犯罪過失與犯罪故意在意志因素方面的根本區別。不管行為人是輕信能夠避免,還是由于追求其他目的而導致了超出其實際認識范圍外的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是犯罪過失得義成立的關鍵。犯罪過失的本質不僅在于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更在于行為人違反了注意義務。如果某種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不是因為行為人未履行注意義務而引起,或者行為人雖然履行了注意義務危害結果仍然發生的,不能認為其具有犯罪過失而追求刑事責任。按不同標準,可以對犯罪過失作不同的劃分。根據法律規定,理論上一般把犯罪過失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具有以下兩個特征:1.行為人沒有預見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疏忽大意的過失是一種無認識的過失,這種過失的表現就是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沒有想到其行為可以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結果或者是行為人只意識到行為可能產生其他結果而未必會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或者是行為人認識到行為本身但未預見行為可能導致的實際結果,或者是行為人對行為本身和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都沒有認識。對危害結果的未認識狀態,是構成疏忽大意過失的前提。2.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在行為時有能力而且有義務預見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正是由于行為人對其義務的漠不關心以致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才使得其構成犯罪過失并因此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并不存在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或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可能預見危害結果的發生。不管造成什么樣的危害結果,都不能認為其具有過失而追求其刑事責任。應當預見是預見義務與預見能力的統一。預見義務是指法律、職務、業務或社會共同生活規則所賦予的人在實施一定的行為時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責任。如果行為人在行為時并無義務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結果,即使他當時能夠預見,也不能認為它應當預見。預見能力是指在行為當時的條件下,根據行為人情況,行為人有預見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如果行為人沒有預見能力,法律是不可能讓其承擔刑事責任的,在理論上存在客觀標準與主觀標準的分歧。客觀標準以普通人的知識、能力水平為依據確定行為人是否有預見能力,主觀標準則以行為人本身實際具有的知識、能力為依據確定其是否有預見能力,由于刑事責任是一種個人責任,犯罪過失應根據行為人自身的情況來確定,因此我國刑法理論一般主張采用主觀標準,但客觀標準可以作為進行判斷時的參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7衛計委處理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交通罰款逾期半年怎么處理
2021-01-2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