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利息具有合法性,借款約定利息是無可厚非的一種行為,但卻也常常會出現利息約定過高而引發糾紛的情況,所以有關借款利息的約定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那么借款的利息該如何合理約定呢,簡而言之,借款利息應該怎么約定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陳述。
一、借款的利息該如何合理約定
個人借款屬于民間借貸的一部分。一般來說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見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借款協議中關于利息的約定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括利率本數),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既然利息約定要合法,那么該怎樣約定個人借款利息呢?個人借款利息在民間借貸糾紛中,最容易導致借貸雙方產生矛盾。對此,我國法律有明確規定:
(一)借款人和出借人可以約定無息借貸。
(二)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但都不能證明的,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三)借貸雙方可以在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的標準內確定。
(四)借貸雙方約定的利息如果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法院不保護超出部分。借款人支付超出規定的利息后又起訴主張返還的,法院予以支持。
二、借款利息應該怎么約定
我國《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即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即只要借條上或借款合同上沒有寫要支付利息,那么出借方在還款期限內不能要求支付利息。
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4條規定,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同樣,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第8條規定,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希望這些知識對解決您遇到的法律糾紛能有一定的幫助。在社會實踐中,即使法制已經非常健全了,但仍然有不少不講誠信的人,所以經常會發生借錢不還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您不知道應該怎么解決,那么建議您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為您提供有效的幫助。
借款人欠錢不還跑了怎么辦
借款糾紛中,借款證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借款擔保期限是多久?過期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不同意離婚能離嗎
2021-01-20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