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二審庭審程序有哪些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
2、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6)、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7)、宣判。
3、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或者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相關知識:
二審處理原則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9條至191條的規定,第二審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后,應按先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撤銷原判,重新判決,并在判決中闡明改判的根據和理由。
3、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由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4、發現一審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1)違反法律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2)違反回避制度的。
(3)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
(4)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5)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以上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大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進入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有關于果樹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溫室大棚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