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可以通過抗訴方式進行監督。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抗訴的時限。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于規范省級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行政提請抗訴案件的意見》中規定:“申訴人在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二年之內無正當理由,未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應不予受理。”與此相呼應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也在《關于當前審判監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中規定:“原審案件當事人在原審裁判生效二年內無正當理由,未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檢察院自己抗訴就沒有期限。
刑事案件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審程序的上訴和抗訴的區別
(1)主體不同。有權上訴的主體,刑事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獨立、完整的上訴權;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有權提起上訴的主體仍然是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享有完整、獨立的上訴權;被害人沒有上訴權,但有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權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審的判決請求抗訴,對裁定不能請求。有權二審抗訴的主體:有權二審抗訴的主體僅限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審程序對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提出抗訴。
(2)理由不同。上訴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訴。抗訴必須是人民檢察院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
(3)提起方式不同。上訴的方式,既可以采用書狀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抗訴的方式,不能采用口頭形式,應當提交抗訴書。
(4)上訴、抗訴的途徑不同。上訴的途徑:提出上訴既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途徑:提出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檢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審法院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子不孝順父母怎么辦
2020-12-31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